阳光社区的100%服务
文/杨 博 李 倩
“3单元住户的下水道已修好。”“4单元顶楼腿脚不灵便的阿姨家需要擦玻璃。”……拿着记事本在居委会忙碌的人是王叩,他是天津市南开区体育中心街道阳光壹佰国际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同时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作为曾经的空军战士,部队的淬炼赋予王叩一腔热血,也练就了他的韧劲儿。2017年7月,退役后的王叩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他所负责的阳光壹佰国际社区辖区面积75万平方米,有6200多户、1.3万余人,还有很多外籍居民,社区管理服务压力较大。王叩常常住在社区,24小时“备战”,随时应对居民的需求。
“铃铃铃……”
深夜,阳光壹佰国际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正在值班的王叩一接起电话,就听到李大娘焦急的声音。原来是几只大蝙蝠突然飞进老人屋里,86岁高龄的李大娘也是退役军人,如今独自一人居住,面对突发情况束手无策。王叩立即放下电话赶到李大娘家中。他像军人作战一样侦察地形、制订“作战方案”,成功将蝙蝠“请”出了房屋,之后又为老人家里进行全面消杀。安抚好老人返回办公室时,王叩头顶的天空已开始泛白。“我是军人出身,‘连续作战’是部队的传统。”王叩说。
阳光壹佰国际社区有退役军人230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是服务退役军人的“最后一公里”。一进入社区党群中心,洁白的墙壁上赫然写着“退役不退志 退役不褪色”几个大字,再往里走,墙上又挂了巨幅宣传画《致敬老兵》。为了服务好社区内的退役军人,王叩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打造“退役军人之家”,使这里处处充满浓浓的“军味”。他组织社区内的退役老兵畅谈心事、唱响红歌、社区议事,将服务站打造成退役军人的温馨港湾。“老战友们曾经保家卫国,如今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就要为他们服务好,温暖他们的心,让他们充满归属感和幸福感。”王叩说。
同时,王叩组织成立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使之成为帮扶解困、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
一大早,退役军人张大欣就到“阳光壹佰志愿服务站”上班。他精通家电维修,每天都来站里为居民们义务服务。居民们感谢他,他却说:“我曾是一名军人,奉献是军人的天职,如今都退休了,还能为大伙服务,我感到自豪。”捡脏护绿、环境清整、安全巡逻、文明劝导……社区里经常能看到队员们的身影。一些老兵还到社区幼儿园,结合自己当兵的经历给小朋友讲述红色故事,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在这面红旗的指引下,王叩用心、用情、用力去化解每一道难题、温暖每一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