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清洁师”李萌 胡同里的“时传祥”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吕高排 通讯员 孙艳芳
喷杀消毒、立警示牌、拿出铁钩,“哗啦”一声,黑色窨井盖被拉开,一股臭气直冲眼鼻。抱出抽粪管、投入井下、脚踩管子、手拉牵绳,抽粪机“轰隆隆”的作业声顿时响起……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粪班”副班长李萌仍旧奔波在城市的一个个公共厕所之间。而这套行云流水的动作是她坚守岗位12年练就的本领。
抽粪班里一抹“红”
“小姑娘,你知道时传祥吗?”2011年,从原总参谋部某直属部队退役返乡两年后,李萌来到环卫部门,环卫局时任党组书记李庆君向她抛出了这个问题。
“知道!在课本中学过他的事迹,很伟大。”
“你怎么看淘粪这个工作?”
“北京大杂院房屋密、住户多,院里大多没有独立卫生间,公厕清运事关胡同住户的生活质量。凭双手劳动挣钱,还能给别人带来幸福,不丢人。”
李萌当即被录取。
然而,她的喜悦不为身边人所理解。朋友心疼她,妈妈担心她。李萌却有自己的想法:“在部队,我每天晚上都把扫把藏起来,第二天第一个起床打扫卫生。论环境清洁,我有先天条件和工作技巧。”
怀着一腔热血,李萌来到“三八女子抽粪班”报到。
“咱们班15年没进过女孩了!”老班长高兴地将她领进了时传祥纪念馆。
肩扛手提,每天背粪上百桶,总重量达5吨……数不尽的奖状、奖杯、锦旗……李萌看呆了,她悄悄擦掉不知何时流出的眼泪,内心满是震撼,也感到心头沉甸甸的责任和无上的荣光。
“老前辈任劳任怨,干了一辈子淘粪工,赢得全社会尊敬。这样一份工作,我也愿意做。”
从此,在时传祥生前工作的地方——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多了一道年轻靓丽的身影。
冷语难凉巾帼志
“你凭什么动我的菜车?”
伴着怒喝,一个拳头迎面朝李萌砸来。
她伸手阻挡,却被对方顺势咬住胳膊,顿时鲜血直流。
有位老奶奶看不下去了,立即报警。民警赶来一问,原来是胡同里摆摊卖菜的商贩挡住了清理厕所的窨井盖,并以耽误挣钱为由拒绝挪动。
李萌走上前:“我帮你挪!”回应她的却是怒吼和拳头。
虽然受了极大的委屈,可当民警责令菜贩赔偿李萌1000元时,她却一分钱没要:“看她家境也不好,就原谅了她。”
这件事发生在李萌上岗的第三天。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一所小学门口,李萌拉开井盖,准备作业。路过的小朋友好奇地朝井里探头探脑,却被捏着鼻子跑上来的家长拉着迅速逃离:“你要是不好好上学,长大了就得像她那样!”
这话重重地刮着李萌的耳朵。“我当时气不过,就想问问那位家长,你怎么知道我以前没好好上学?假如我穿着一身军装或者警服,你还会这么说话吗?”
伤人的话,她听过太多。
但恶语难凉热血。“也许是当兵塑造了我的性格,在部队什么都干,工作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现在退役了,我仍然这么想。”抽粪班的同事们原以为她撑不了多久,没想到一晃十二载,李萌还在一如既往地工作。
城市“天使”正芳华
晨曦微露。记者和李萌走在胡同里,上学的孩子隔着老远就跟她打招呼:“阿姨辛苦了!”
李萌刚上岗时,班长告诉她,十所负责的630个公厕全在旧居民区里,道路狭窄,工作不便,一定要和居民搞好关系。“现在,这里每个人都认识我,都会和我打招呼。”
有位坐在门口的老人看到她,颤巍巍地站起来:“李姑娘,你当选了吗?”显然,他指的是党的二十大代表。
李萌一边热情回应,一边将挡在路上的电动车挪到不碍事的地方。街坊谢奶奶刚把被子抱出来,她连忙冲过去,帮她搭到晒衣架上。
关心和帮助是相互的。冬天,井盖结冰了,拉不开,大爷大妈走上来,帮李萌一起拉;下雪天,他们把炉灰撒在厕所周围,怕她拉井盖时滑倒;夏天,一进胡同,就看见居民拿着冰棍、举着矿泉水等着她;一次突然下起大雨,有位老大爷给她打着伞,把自己都浇透了……“他们需要我,我也需要他们。”
边聊边走,到了工作地点,李萌很快摆开架势,一手扶着粪管保持稳定,一手拎住摆动粪管的绳子,身子向前倾,视线一刻也不离开。遇到堵塞,还要亲自下手把杂物抠出来。临了,她将管口甩净,抱上抽粪车,扣好井盖,潇洒离开。时间长了,李萌掌握了每条胡同的生活时间表,尽可能错开麻烦。
李萌打开微信,点进一个人的朋友圈,里面发的全是她的工作和那人的观点:“环卫工作很苦,但是每个街巷、每个角落,都不能缺少……”这个人,是她曾经的战友、现在的丈夫于庆。于庆退役后来到李萌所在的北京,在地铁公司负责调控。如今,他们已经有了一个7岁的孩子。
岁月静好是福气,而更令李萌感到幸福的,是城市的岁月“净”好。走在胡同里,李萌一边与居民打招呼,一边了解他们的需求。听说胡同口的厕所有味道,她大步流星赶过去,准备解决。
“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是李萌铭记在心、落实于行的“时传祥精神”。“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光荣,更是责任,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必须冲锋在前。”这是李萌对党和人民的郑重承诺、铿锵誓言。
陆续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们走上街巷,路过公厕,洁净无味。阳光洒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与那道明丽的橘黄色身影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