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跨越75年的团圆
一盏家乡酒,满盏思故人。“爷爷,我给您带来了家乡的水明楼白酒,敬您一杯。”近日,在刚刚补刻上的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前,从江苏省如皋市赶到徐州的尤爱国眼含热泪,一遍遍抚摸着尤学礼的名字。
清明节前夕,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尤学礼烈士四代后人的见证下,如皋市江安籍烈士尤学礼的姓名,终于补录进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碑廊内的“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34岁的尤婷婷泪如雨下,“太爷爷,我们来晚了,但我们从来没有忘记您”。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工具,尤婷婷亲手为太爷爷的英名描漆上色。完成后,向着尤学礼的名字,一家四代五口人深深地鞠了三躬。
尤学礼的家乡如皋市江安镇是一片红色沃土,如皋的第一个独立党支部就在这里建立。尤学礼随军出征时,儿子尤乃明才3岁。2013年尤乃明因病去世,未能亲自到父亲埋骨之处祭拜,成了老人一生的遗憾。这次,尤婷婷特意把爷爷的照片存进手机带到了碑前,让父子二人得以“团聚”。
“这是延续了四代人的圆梦之旅,终于在我这一代人实现了!”尤婷婷从小就听长辈们反复提起,她的太爷爷尤学礼是华东野战军某部作战指导员,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牺牲,长眠于徐州。
今年是尤学礼烈士牺牲75周年,尤婷婷得知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区内有一面“英烈墙”,便想携家人前去祭奠,但是却被工作人员告知馆藏烈士名录里没有这个名字。
尤家人第一时间向如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寻求帮助。因年代久远,相关历史档案查证有些难度。如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查证小组,多方寻找,最终在当地查找到了一份尤学礼烈士证的复印件。如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随即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取得联系,递交了补刻名字所需的档案及材料。
林木葱郁的凤凰山东麓,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上,尤学礼的战友们静静“守候”,迎接兄弟“归队”。经如皋、徐州多方的努力,穿越75年的漫长岁月,尤学礼和已故战友终于以特殊的方式“重逢”,在不朽的丰碑前再度“并肩”。
“高祖父,我长大以后想当一名军人,尤其是军医,因为军医不仅可以保家卫国,还可以救死扶伤。”尤学礼的玄孙贲慕扬注视着面前的丰碑,高高举起右手,庄严地敬了个队礼。小小少年的志向,让母亲尤婷婷再度湿了眼眶。“我和弟弟约定以后每年都要带着小辈一起来。”临行前,尤婷婷和儿子在青山翠柏间取了一抔土,小心翼翼装进随身携带的洁白瓷罐,带回了家乡……
从扬子江畔的点点渔火到五省要冲的血红残阳,从苏中老区奋起自卫的激烈交锋到淮海前线血肉横飞的生死战场,炮火硝烟中,一位又一位像尤学礼这样的英雄用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为我们赢下这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未来。英雄,不会被忘记。铭记,是最好的缅怀。